毕业之后,你还会问爸妈要钱么?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当然不。然而,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毕业都一年了,还得靠着家里的“救济”过日子。
我曾说过,理想很“安迪”,而现实很“关关”。很多人似乎在关关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脑海中勾勒着自己快毕业时候的样子:“勤奋、上进、天真”。但我没说出来的是,“关关”更像是刚毕业时候的现实,对毕业一年的大多数而言,似乎在邱莹莹身上更能找到共鸣。
总感觉,每个月都是在给“房东”打工
应届生找工作时最关注什么?说直白一点,不就是工资么。
等到工作后,我才了解,应届生的工资到底能有多低!曾以为,工作后就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想要什么,“买买买”呗。毕业了,却无奈发现,大学里的自己是多么的“大手大脚”。没有家里的救济,我竟然连温饱都成问题。
也许很多人对邱莹莹领着每月4000的工资,还需要家里救济的行为鄙夷不已。但你不知道的是,这4000中需要扣除接近一半的房租,小一千的五险一金,再加上交通费,话费,剩下的,几乎是零。
每次工资刚到手没多久,就得拿出一半去交房租。分分钟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每个月都是在给房东打工”的错觉。
“学习的动力”居然是工作后才找到的
上大学时,似乎永远会不会遇到困难。学习上的问题,有老师给你解决。生活上的烦恼,有同学给你解忧。期末考前,老师会早早给你画好重点,足以让你应付接下来的考试。遇到不懂的问题,随便找个学霸,他也能耐心的给你讲解半天。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能轻松找到解答,慢慢的,我们就这样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然而,但当我真正步入职场后,一种“慌乱感”迎面而来。身边的每一个同事都专注于他们手头的工作,为自己当月的绩效而忙碌着,根本没人来管你。当你遇到困难了,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应该。虽然听上去不近人情,但这就是现实。
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去一点点学,只为了留下来,在公司站稳脚跟。
我用了大半年,才摆脱了所谓的“学生心理”
“等待着被给予、被重视、被帮助”,这样的学生心理,毕业后,依然跟随了我许久。
毕业半年后的那个春节,我第一次没有拿到“压岁钱”。这成了压垮我“学生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路上遇到亲戚朋友,大家的话题再也不是“最近成绩怎么样,拿奖学金了没”,而换成了“在哪里工作,工资多少”,或是“什么时候把对象来回来”的调侃。
难得回家一次,总想着带点什么回去,不好意思再像大学里一样,空手而归。
相信再过两天,我的朋友圈又要像往年一样,被各种歌颂母爱的说说给刷屏了。大学里的我,总是习惯性的在母亲节前两天给妈妈买件衣服寄回去,然后,去朋友圈里秀一下“孝顺”,这事儿也就翻篇儿了。
而如今毕业一年后的我,拿着父母给的“救济金”,方才开始感慨,当初“拿着父母给的钱来给他们买东西”的心理是多么的“学生”!
还记得,面试那会儿,HR问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把我当场给问懵了。刚毕业的我,当时根本就不曾思考过这些问题。等真正步入职场后,我才发现,现实生活和我曾经憧憬的,真的不一样。
工作后,我不得不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来恶补一些专业知识,为大学里的“盲目逃课”来埋单。我再也不会像学校里一样,素面朝天就出门。大学里从淘宝上采购回的一柜子衣物,现在看来,都显得幼稚无比。
大学里,我们不懂职场,不懂生活,只能通过电视剧和小说,虚构着属于我们的未来。却没想过,电视剧里终究是“美化过”的现实,一味沉溺于那些理想中的现实,无疑,毕业后,心理落差是巨大的。毕业一年,我的生活、工作、心理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曾经的我从未预料到的。
转自:CFAFighting(ID:cfa-f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