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论坛,CFA考试,CFA培训_专业CFA论坛

搜索
查看: 5059|回复: 0
收起左侧

[推荐讨论] 阅读拓展CFA知识书籍推荐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8

帖子

238

积分

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238
发表于 2015-11-17 1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
  林华 / 郁冰峰 / 邓海清 / 郝延山
  推荐这本书、并将其置首的首要原因是,CFA读书群优先鼓励并推荐群友自己写的书。2014年,资产证券化发展加速向前。2014年11月2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企业资产证券化取消事前行政审批,将实行基金业协会事后备案和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管理。此前,银监会已率先确认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在这种背景下,此书对于相关从业人员无疑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投资中最简单的事》邱国鹭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也是我们CFA member 、著名基金经理,价值投资者邱国鹭先生今年刚刚出版的大作。这是一本多部文章的集合,从结构上有些重复,但思想脉络是一致的。邱国鹭从多年投资的自身经验出发,剖析了“便宜才是硬道理”“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人弃我取,逆向投资”等简单易行的投资原则,阐明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有价值投资才是真正可学、可用、可掌握的”这一观点。---投资,简单,也相当之不容易。

  三、《21世纪资本论》 [法]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
  这本书自出书以来引起激烈争论,代表了西方主要发达体的经济在一往无前几十年发展遇到停滞后,对于财富分配机制进行反思的思潮兴起,当然,这背后又是根本性的经济学上关于自由主义经济是否完美这个重要论题的反复拉锯战。
  本书作者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不平等的历史是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自1910--1950,财富差距的缩小,大部分是由于战争及战后各国政府抚慰人心福利(不排除冷战开始消除左派及纳粹滋生的力量基础)的考虑。
  本书第二个而且更重要的结论是财富分配的机制揭示出走向财富分化或平均化的各个作用力。财富平均化(趋向财富分配平均化)的作用力是技能及知识投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资本增值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r>g,r代表资本增值,g代表经济增长率),因此,财富分化是趋于加大的。尤其是,越是自由的市场经济下,财富分化的越厉害。
  本书的核心方法总结下来主要是两个公式:第一公式:α=r*β α是指资本收入的比重,而β是资本收入比,则r 是投资回报率。第二公式:β=s/g β是资本收入比,就是captial/income,而s 是储蓄率,g 是增长率。

  四、《反脆弱》[美]纳西姆?尼古拉斯 塔勒布
  如果说《黑天鹅》的理论和假设体系是成立的,那么《反脆弱》这本书就为我们进一步指出在黑天鹅事件中获利的意识和方法。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的生存法则,他找到并定义了“反脆弱”类事物:每一个事物都会从波动中得到利益或蒙受损失,脆弱性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性则是指让自己避免这些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反脆弱类事物不只受益于混沌,也需要适时出现的压力与危机,如此才能维持生存与实现繁荣。作者还认为,不确定性是件好事,甚至有其存在的必要,并且建议我们培养反脆弱性的特质。反脆弱性超越强韧性或坚固性:强韧性只能够抵抗震动和维持原状;反脆弱性则会让事物变得越来越好。此外,反脆弱性还可以避免预测误差,并且保护事物不受负面“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将之列为第四,是因为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应该具有“超级风险的出现就意味着超级收益“的意识,别忘了,风险收益对等永远是CFA或者说金融整套体系中最核心的原则。

  五、《思考,快与慢》[美] 丹尼尔·卡尼曼、《清醒思考的艺术》[德]罗尔夫·多贝里
  这两本书,我把它们并列为第五,主要是单列的话有点趋同,但是又不舍得舍弃其中的某一本。不如这样说《思考,快与慢》是一本原则性的书,而《清醒思考的艺术》则是用案例的方式指出了人们可能存在的误区。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一”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一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二”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一的直觉型判断结果。这个原则是导致我们出现思维或者判断误差的主要原因。再接着看《清醒思考的艺术》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思维误差是怎么形成的,以避免误差。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来讲,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尤其是心理学的分析令我们更多地认清自己也认清这个金融社会,更有意识更为清楚地识别思维误差才可能了解金融的基本运行机制。

  六、《新金融秩序》《金融与好的社会》罗伯特.希勒
  这两本书,我也打算把它们放到一起,因为这是罗伯特希勒的一套体系的不同阐述而已。《新金融秩序》一书构想很宏大,希勒在力图用金融的问题去解决世界上现存的几个重大问题,力图利用金融的方式设计一个理想国--去解决国与国的差距,收入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外债危机,老龄化,资产价格波动,人们职业选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与之相应《金融与好的社会》则承接以上思路更多的将金融代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用金融手段实现理想化社会的进一步设想。
  针对”占领华尔街行动“对于金融业中存在种种问题的质疑,希勒客观地指出现代金融应该是社会经济模式新发明新创造的试验室,金融能够促生创新家,是因为金融学的意义首先是通过风险管理促进人们去承担风险而推动创新。希勒认为现在金融的问题是应用过于狭窄,他提出了“金融大众化”的概念,就是将金融覆盖的领域扩展到全世界每个角落。--他认为现在,大数据的应用,电子交易系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均可以使这种梦想变为可能。所以金融将服务于人类更好的存在,成为人类实现向”好社会“飞跃的桥梁。

  七、《当音乐停止之后--金融危机、应对策略与未来的世界》艾伦?布林德 (Alan S.Blinder)
  反思及谈论金融危机的书多如牛毛,这本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联储前副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伦?布林德的书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3年度十大好书,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重量级作品。作者从美国现代金融监管者的视角,以丰富的金融经验、第一手资料与数据,再现和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台前幕后,其中对央行问题资产救助政策的分析尤见专业水准。布林德认为,导致危机爆发的一共有七个因素。分别为:房产泡沫和地产泡沫、过度的杠杆、松散的监管、银行的不规范操作、衍生品的泛滥、评级机构的毫无底线和疯狂的金融激励机制。这七大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酝酿危机的土壤。作者认为美国政府在对待贝尔斯登和雷曼两大投行所采取的不同处置措施,导致市场真正陷入恐慌。在这两个公司的案件中,美国政府离奇地未将“大而不倒”的原则一致贯彻下去,却选择救助前者而抛弃后者。这样前后不一的态度让整个市场陷入迷惘。不过,布林德仍然庆幸此后美国政府的政策选对了方向。汇率稳定基金、问题资产救助计划、“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量化宽松等一系列措施,及时遏制了危机的蔓延和经济的衰退。而围绕此前的七大问题,布林德进一步总结出了“金融十诫”和“修复七步法”。在布林德看来,经济中的泡沫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制度,来避免泡沫无限膨胀而给经济带来伤害,为此,我们需要从危机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八、《邓小平时代》傅高义
  这本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巨著被CFA读书群群友们反复推荐。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CFA!Fighting!【Wechat ID:cfa-fr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